关于报送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事例材料的通知
来源:省残联教就部 时间:2015-05-15 08:57
365bet体育在线365办公室
关于报送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事例材料的通知
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残联:
近年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残疾人就业条例〉办法》,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残疾人就业创业势头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带动残疾人就业和创业典型,形成了各具特色带动残疾人就业和创业好模式、好经验。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意见,推动全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省残联教就部现向各地征集残疾人带动残疾人就业和创业典型经验材料,编印印发《河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经验事例》,供大家互相学习借鉴。为做好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内容
征集内容重点是:各地市安置和带动残疾人就业模式、方法等典型事例,扶持残疾人创业模式、方法等典型事例;各类企业安置、带动残疾人就业典型事例。侧重经验介绍和模式方法,适用于推广运用和借鉴(可借鉴附件提供的范文),不要写成个人典型事迹和企业简介。
二、征集数量
各设区市残联征集上报不少于6篇典型材料,省直管县(市)残联至少上报1篇典型材料,每篇典型材料字数不少于1500字。
三、有关要求
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残联要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创业,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和残疾人自主创业企业,做好典型经验挖掘、收集和整理工作,于6月20日前将征集到的材料报送省残联教就部(同时报送电子版)。省残联教就部严格赛选后,辑印成册下发给基层借鉴参考。
联系人:李佳
联系电话:0311—85201533
附件:范文
365bet体育在线365办公室
2015年5月18日
附件:
积极探索 主动作为
迁西县大力发展残疾人家庭手工业
(范文)
家庭手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具有投入少、附加值高、吸纳就业人数多、绿色环保等优势,非常适合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手工业发展,省残联将大力发展残疾人家庭手工业作为促进残疾人增收致富、同步小康举措,列入今年全省重点工作,制定政策措施,成立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协会,加快推进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发展。迁西县迅速行动,积极探索实践,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快速发展,并正在形成规模,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地特色的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发展之路。
一、筛选残疾人家庭手工业项目。发展家庭手工业,选择合适的项目是关键。为确定适合本地残疾人发展的家庭手工业项目,迁西县残联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乡(镇)和村、深入残疾人户进行调研,对残疾人从事家庭手工业的愿望和需求进行摸底调查;多次到紧邻的北京市、天津市考察,走企业、入市场,与行业会长、企业主、销售商联系、沟通和交流,掌握企业主推产品和市场销售情况。经过认真筛选、比较,确定从天津市武清区引进手工花加工项目。手工花产业在天津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有百余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形成了产业,且销路比较稳定。手工花加工项目主要是进行来料加工,个人无需任何资金投入;对加工场地没有具体要求,可在家中进行加工;操作简单易学,时间灵活,个人可自行确定,非常适合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从事生产。调查发现,一些企业有外包加工业务的意向,可提供长期稳定的代加工业务。由于手工花企业以前从未与外地联合开展过此项业务,委托残疾人户进行加工更是首次,企业对残疾人能否完成代加工业务有顾虑。为打消他们的疑虑,成功引进该项目,县残联邀请几家手工花企业负责人专程到迁西县进行实地考察,积极与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沟通、协调,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部分手工花企业与县残联达成了合作意向,商定了代加工和筹建分厂两种合作方式。
二、推动项目就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确保项目在迁西县实现快速发展,残疾人尽快受益,县残联采取一系列切实措施,扶持和促进项目发展。一是周密安排部署。项目确定后,县残联立即组织召开了由实施项目的乡(镇)残联理事长参加的专题会议,对项目的实施步骤、申报条件、申报程序、职责分工等事项做了具体安排。县残联抽调两名同志专职负责项目的宣传推广、实施地布点、项目申报工作。乡(镇)残联同志负责协助县残联,做好与所辖村的联系、沟通,项目的具体实施等工作。村级联络员负责对本村从事该项目的残疾人户的登记、培训、管理和服务等。二是选拔配强村项目联络员。为加强村级对项目的服务和管理,调动村级联络员的工作积极性,县残联将手工花代加工项目与农村残协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在开展手工花加工的村,逐步对原残协委员进行调整,选聘工作积极性高、能力强、从事手工花代加工的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担任村残协委员,村残协委员在开展残协工作的同时,作为村手工花代加工项目的联络员,也承担联络员的工作。三是开展人员培训。由企业技术人员培训县残联负责项目的同志,县残联负责项目的同志培训村联络员,再由联络员培训残疾人户,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培训队伍。四是稳步实施推进。考虑到在残疾人户中开展手工花加工项目在迁西县尚属首次,没有经验。为确保项目稳步推进,县残联采取了先少后多、先易后难的方法逐步推广。经与厂家反复沟通协商,商定先从最简单的、没有工期限制的产品做起,然后根据完成情况,逐步增加品种和数量。第一批,在2个村的1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试点,经过认真组织、培训、监督和检查,第一批加工的成品全部顺利通过了厂家验收。之后,逐步扩大项目的实施范围,增加产品品种和数量,边培训边加工,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家庭从事手工花加工项目。五是加强管理和服务。县残联直接与企业对接,筛选确定项目,协调有关事项,解决了残疾人户选择项目问题;直接入户将残疾人加工产品统一回收、运送到企业,解决残疾人产品的销售问题,没有了流通等环节,避免了行业内部无序竞争,也有效保护了残疾人户的利益。残疾人家庭手工生产,工作时间不稳定,从业人员复杂,为防止偷工减料,保证产品质量,县残联负责同志不定期对从事手工花加工的残疾人户进行抽查,村项目联络员直接入户回收,对不达标的,一律不予收购。
三、家庭手工业项目蓬勃发展。手工花项目从筛选确定到具体实施不足半年时间,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迁西县已在4个乡镇7个村的50多户残疾人家庭推广了手工花代加工项目,加工手工花十几个品种近3万支,全部一次性通过厂家验收,残疾人户均增收8000多元,受到了残疾人及其亲属的一致欢迎。项目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许多未开展此项业务的村及农户包括健全人,主动要求从事手工花加工。为扎实推进本地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发展,迁西县残联制定了具体的推进措施,一是制定项目的具体实施办法。制定出台《迁西县残疾人手工花加工项目实施办法》,对项目的申报条件、程序、职责等做出具体规定,规范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二是打造残疾人家庭手工业扶贫基地。成立迁西县残疾人服务总社,依托服务总社建立手工花扶贫基地,为残疾人户提供创业辅导、技能培训、管理服务等。三是进一步扩大规模。继续加强与有关企业的紧密联系,逐步扩大产品品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残疾人加工收入。条件成熟时,拟建一所手工花加工分厂,直接吸纳残疾人就业,实现集中就业与扩大残疾人家庭手工业相互促进。四是将残疾人基本服务与项目发展有机结合。探索实践农村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与发展残疾人家庭手工业二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以村残协为纽带,以残疾人家庭手工业为切入点,将残疾人家庭手工业与农村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和日间照料、农村残疾人志愿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互为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