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如雨 育人无痕
沧州市福田残疾人康复托养培训中心——张媛
来源:沧州市残联 时间:2015-02-11 15:50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是在于为别人而生活!”把爱投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那就是幸福。有那么一群特殊儿童教师,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对这种定义的最好诠释。
我目前就职于福田残疾人康复托养培训中心,2011年大学本科毕业,我自愿申请来到该康复中心,当了一名特教老师。任职以来一直从事聋儿语言训练工作,辛勤地耕耘在特教战线上。我热爱特教事业,热爱残疾学生,精心施教,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师德表现上都得到了领导以及老师们的好评。
我在工作当中一贯勤勤恳恳,无私奉献,有强烈的责任感。就在2013年我需要休产假,所带班交给了一位新老师,由于这位老师业务不熟,经验不足,学生也不适应新老师,给老师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多不便。产假期满,上班的第一天,领导对我的回归很欣慰。我又毫不犹豫的接手了这个班级。我耐心地找学生谈心,细心地辅导学习,繁杂琐碎的班级事物使我无法抽空回家给孩子喂奶,顽皮的学生让我无法按时下班。多少次安顿好住校生,我踏着暮色匆匆赶回家,远远地就听见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看见母亲抱着嗷嗷待哺的儿子站在窗前期盼着。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我感觉对儿子,对自己和母亲都是一种身心折磨。爱的天平上,一边是襁褓中的儿子,一边是正处在思想转变关键时期的学生,真是难以取舍。最后,我还是狠下了心,给孩子断了乳,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带的班不但扭转了班风,而且进步很快。而儿子却与我越来越疏远,饿了找奶奶,困了找奶奶,连晚上睡觉也一定要躺在奶奶身边。同在一个屋檐下,我这个做母亲的却像是一个陌生的阿姨,有时想抱抱儿子,儿子也不肯让我碰一下。
我一心扑在工作和学生身上,对聋儿有着一颗慈母之心。我们中心的学生都是来自沧州周边县市的,刚入学时只有三、四岁。学生年幼自理能力差,她就到学生宿舍帮他们洗头洗脸,整理衣被,把他们换下的脏衣脏鞋和床单被套带回家洗干净。学生病了,我就带着去附近医院看病、打针。遇上节假日和孩子过生日,孩子住校不能回家,我就买些水果和糕点与学生开展活动,陪他们度过快乐难忘的节日。
班上一个男孩戴助听器时间短又刚入我们中心,性格非常孤僻,一直不适应在校生活,稍有一点不如意,就哭泣着要找妈妈,甚至搬着椅子躲在角落里不和小朋友们接触,看到这种情况,我便时刻关注和安抚着他,总把他带在身边鼓励他,不久他就慢慢地变得开朗了,并主动与人交流,交到了好朋友。
面对学生家长的强烈期望,在工作中我全力以赴,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班上共10位学生,上午主要是集体教学,下午是单训时间。为了保证语训质量,我规定每位学生每天至少有30~40分钟的面对面单独训练时间。30分钟虽然不算多,但10位学生加起来就是5个小时。这5个小时里,总是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纠正学生发音。每天下来,都是声音嘶哑,咽喉肿痛,超负荷的工作总是感到疲惫不堪,但我毫无怨言。 为帮助学生学会发音,发准音,我总是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以及气流的大小;常常把孩子脏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旁、脖子上,感受声音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甚至让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
我曾带过一个患有自闭症倾向的聋儿,最初来到学校时,只会站在教室里大声哭喊。后来慢慢地学会了叫“爸爸”、“妈妈”,到现在能够讲话背唐诗了。 该生每天必须进行构音训练,每天坐着重复着ā-ī-ū……等发音。孩子每次发到“ū”、“ǖ”的音,始终说不好。所以他每天都得完成30次撅嘴动作。尽管枯燥,但在我的鼓励下,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有一天,孩子跑进来对我说:“张老师,外面下雨了”,我一下子就愣住了,这个孩子竟然会说下雨了,而且说得是那样清楚。之后,他在训练中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人也越来越自信了。在日常教学中我不但重视对聋儿的智育,更重视思想教育,培养孩子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并鼓励孩子正视自身的生理缺陷,自尊、自强、自信,要做身残志坚,残而不废,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我的精心培育下,孩子们健康成长。
尽管没有桃李芬芳,我也没有遗憾,因为在特殊教育的芳草地里,起始于辛劳,收获于平淡。我曾为那个教了一个月会写“a”的孩子感到骄傲;曾为那个不会说话的孩子开口说出的第一句“老师好”而感动得流泪;也曾为那个能把我讲的故事再完整的复述一遍的孩子而感到高兴。每当此时,即便有再多的苦,再多的泪,为了孩子的未来,我都很愿意去承担。虽然有的时候,我会因为他们不听话而生气。但和这些天真的孩子在一起,我觉得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突然会变得好单纯。其实,我的心里真的很心疼他们,他们的成长比起那些健康的孩子要艰难许多。如果可以,我希望永远不要遇见这样的孩子。我希望他们和所有寻常孩子一样,在正常的环境下长大,快乐地过着原该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在我心中,每个学生都是一张白纸,要在上面用爱来描绘,所以就会收获爱的享受,感受爱的无价,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教育自己。 路,还在脚下延伸;爱,还在升华。为了孩子的康复,为了中心的发展,我要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在教育的路上继续跋涉、探索、追求。让爱在教育事业中永远闪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