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美丽河北·最美残疾人”杨光亚
来源:省残联宣文部 时间:2016-12-09 16:01
杨光亚,男,196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现任秦皇岛市殡葬管理处处长。他两岁时得了小儿麻痹,右腿留下了残疾,但他身残志坚,好学上进,在殡葬行业这特殊的岗位上,敢为人先、率先垂范,把一个曾经吃拿卡要的老大难单位打造成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标兵和样板,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不靠政府投入的国家一级殡仪馆和我省第一家国家一级殡仪馆,在全行业铸就了阳光惠民品牌。他本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殡葬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民政系统优秀服务标兵”“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秦皇岛市首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秦皇岛市十佳自强模范”等荣誉,成为河北省殡葬系统的楷模和领军式人物。
带出了精英团队。上任之初,为改变殡仪馆的灰色形象,杨光亚从环境建设入手,将所有的服务场所全部用明快颜色进行装饰,加大绿化美化力度,配以亭阁、假山、雕塑和画廊,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他大刀阔斧实行全方位改革,建章立制,敢为人先,面向社会招聘了40多名形象好素质高的大学生充实到员工队伍,并统一了着装,又为引导员订做了旗袍式迎宾礼服,为乐队和礼仪订做了礼宾服装,成为灰色职业中的又一抹亮色,逐步扭转了殡葬行业冰冷阴郁而死气沉沉的形象。
他高度重视员工全方位素质培养,并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仅2015 年就对员工进行业务技能、为人处世、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20余期,安全生产培训20余次,与外单位交流学习90余人次,邀请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和市110指挥中心、市消防安全中心专家等举办讲座,整个队伍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目前,礼仪人员全部参加了播音主持培训,均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65名干部职工有47人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成为全行业学历水平最高的殡仪馆。
他经常组织大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缓解工作压力;经常与职工谈心,有的同志思想上遇到了难题,愿意找他请教,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愿意向他倾诉。他先后组织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帮扶、孤寡老人认养、文明单位对口帮扶、为受灾地区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2015年高考过后,看到报纸上报道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田坤因生活困难,学费难以凑齐,他带着儿子一起把刚刚领取的一万元全国劳动模范奖金送到这位同学手中;看到抚宁县工商局杨光明年纪轻轻患上了白血病,贫寒的家庭难以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他马上伸出援手。在他的带动下,单位同事也都纷纷奉献爱心,扶贫济困已成为这个团队精神风貌的核心内涵。
倡导了殡葬新风。杨光亚用积极的方式宣传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 倡导厚养薄葬和移风易俗,于2006年创建了“秦皇岛祭祀网”,祭祀者在网上不但可以写悼念文章,还可以为逝者献花、上香、敬酒、点蜡烛,现实生活中的祭祀方式在网上基本都能实现,网上纪念堂点击量超过300多万人次;从2008年起每年的清明节当天都为市民免费举办公祭仪式,这一做法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北省和秦皇岛市新闻媒体予以了充分报道;陆续推出了骨灰堂寄存、公墓安葬、骨灰撒海和树葬等多样化的骨灰处理方式,2012年清明节期间组织的免费集体树葬活动在河北电视台《直播京津冀》进行了宣传报道。2015年顺应时代发展开通了秦皇岛微信祭祀平台,服务理念、殡改政策、殡葬信息等情况及时向社会发布,这一做法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予以播报。2016年清明节期间将继续为群众举行免费集体树葬仪式,这一消息得到了20多家媒体的关注和转发,共有59位逝者亲属300多人参加了树葬。
从2003年以来,他还带领员工坚持经常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宣传文明祭扫,很好地实现了与群众的沟通联系,殡葬改革工作也得到了市民越来越多的理解与支持。如今,秦皇岛市殡葬环境日益优化,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成为时代风尚。
培育了为民品牌。为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在杨光亚带领下,秦皇岛市殡仪馆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殡仪服务中心,上门免费指导丧属文明节俭办理丧事,提供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并向社会承诺不休节假日,实行24小时服务。10年来,共上门服务3万多家,赢得了广大丧属的普遍赞誉。为减轻群众负担,他们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阳光消费”,将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全部予以公示,由丧属自愿选择;坚持实施惠民工程,每年免除劳动模范、低保户、三无人员、五保人员的火化费用60余万元。为提高服务水平,市殡葬管理处与市群艺馆结成了共建单位,由专业老师对工作人员进行形体、口语和乐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他注重科技兴馆,1998年与朋友一起为单位免费设计了骨灰寄存管理软件,查询一份寄存资料由原来的几个小时缩短到了几秒钟;1999年8月为电脑装上了有视频输出功能的显卡,将电视作为输出终端,建成了高清晰、低成本的遗像显示系统,得到业内人士的充分认可;2000年又与朋友一起为单位免费设计了火化管理软件。从此殡仪馆无论办公还是服务,全部实现了微机管理,比省民政厅提出实现办公自动化的要求提早了整整十年。
兑现了党员承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光亚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庄重承诺,把“重廉、守信、践诺”要求扎实落实到服务群众的全过程。除了每天亲自向前来办理丧事的群众发放服务跟踪评议卡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外,倾听社会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他还带领员工对内找问题、找不足、找亮点、找学习目标,使各项服务承诺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他经常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迅速做出整改:针对群众反映告别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他经过反复研究,把一个不常用的冷藏室改造成了小告别厅;针对群众反映手续办理得过慢和排队时间过长的问题,他决定改变只能在火化当天办手续的传统,丧属可以提前自主选择办理火化手续的时间。此外,他坚持用制度管人,先后创建完善和修定了服务承诺、车辆管理、奖惩、考勤、职工守则等30余项制度和操作规范,从处(馆)长到职工,从科室到车间,步步有流程,岗岗有规章,人人有制度,处处有监督,彻底杜绝了接受丧属馈赠现象。
20年来,无论是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还是殡葬管理处处长;无论节假日,还是双休日,杨光亚几乎从没休息过,只要一有急难险重情况,他始终坚守工作第一线。20年来,他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做殡葬工作,就是要把服务对象当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饱含深情,换位思考,乐于付出,甘于奉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杨光亚带领下,秦皇岛市殡葬管理处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殡葬事业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河北省先进集体”“河北省五一奖状”“河北省职工道德建设标兵单位”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