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残疾人之窗 >> 自强典范

带上梦想与生命共舞

——记“美丽河北·最美残疾人”张娜

来源:省残联宣文部 时间:2016-12-09 16:02

 

 

我叫张娜,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本应给这个家庭带来幸福和快乐的我,却因为视力残疾,几近失明的眼睛改写了这个家庭原本的平静。当同龄的小伙伴们还依偎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我已经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是在痛苦中消沉,还是在坚强中奋发。

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感谢父母给了我走入校门的机会,可是,当我意识到自己坐在教室的最前排也看不到黑板上的字,甚至连书上小一点的字也看不清时,我迷茫了,面对顽皮的同学异样的目光和恶作剧式的嘲讽,我绝望了,我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样的人生。然而,父母脸上滚烫的泪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连放弃生命的权力都没有……

记得那时家里没有电灯,昏暗的煤油灯下,本来看书速度就比常人慢好几倍的我,就是一刻不停的写到深夜也很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向倔强的我不肯服输,我要求自己,要健全的学生一样,甚至做的更好!困的实在没办法了,我就用手抬着眼睑,继续学习。委曲的泪水在我疲惫的面颊上流淌,一旁陪伴的母亲更是束手无策。那一刻的沉默,是母亲深深地自责,是女儿心里殷切的期盼,那是对一种声音的渴望……

从此,忽明忽暗的灯光下,又多了一个埋头苦学的身影,那是没上过一天学的我的母亲,她要把我看不清的字一一学会,再手把手,一笔一画的教我,就这样,凭着健全的听力和记忆,我艰难却执着的延伸着我的求学之路。

有一种快乐叫爱的奉献。1994427日,一个我生命记忆里永远无法抹去的日子,那是我的希望再一次被现实无情的打碎,跌落绝望和痛苦的深渊之后,我第一次提起笔,鼓起勇气,把自己的故事和心路历程化为白鸽放飞,就在这一天,被当时的德州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成为广播故事的主角。不久,满载鼓励与祝福的信鸽从四面八方飞来,激励我走过那段黑暗的日子,那日起,我便与广播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我了解世界、与外界交流的窗口,为我的生活注入了崭新的色彩!

是社会的温暖和朋友们的真诚抚慰了我那颗受伤的心,让我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感动之余,我下决心要把获得的爱传递出去,让更多需要帮助的朋友体味阳光的温暖。于是,借毕业后在家待业之机,我先后以爱心信箱、爱心热线、去电台做特别节目等方式自费为需要帮助的朋友送去温暖、解除烦恼、树立生活的信心,虽然我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大量的邮资和话费给我们家的生活带来很大的负担,但是,父母省吃用,努力工作,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支持我继续我的爱心接力,我的内心深处有着对父母亲人由衷的愧疚和感激!

朋友的每一封来信,我都得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辨认,为了给朋友们更好的解答,我更要翻阅各种书籍和资料,每天的大量阅读与回复对我而言是何等的艰难?但我从没有耽误过一封回信,哪怕彻夜不眠,我也要读懂每一个字,体会每一句话,了解他们的每一份心情,尽我所能去温暖他们失落的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看到我的残疾朋友找回了失落的信心;当我知道我大墙内的朋友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当我听到许许多多的朋友因为我的努力再次拥有快乐时,所有的辛酸与汗水都化为幸福的微笑盈满心田!

艰辛的旅程更能激发顽强的斗志。参加工作的十几年里,我以一个健全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常人做到的,我要努力去做好,常人做不到的我也试着去挑战。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十几年的辛酸苦辣!十几年里,在超负荷的工作之余,我自修完成了专科、本科的全部课程,并取得了学士学位;十几年里,我自学计算机技能,不仅可以快速盲打,还能熟练运用办公、图像、音视频处理等各种软件,网络工具更是应用的得心应手;十几年里,我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用最灿烂的笑容去影响和帮助身边的健全人;十几年里,我默默耕耘,默默奉献,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十几年里,我更经受了爱人的不解,婚姻走向尽头的沉重打击……

我以坚强对生活,生活对我报以微笑。2011年,我的作品《七月的阳光,永远的辉煌》在中国残联举办的“生命中的太阳——残疾人喜迎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2012年,我和我的同事们成功创办《暖伞报》,并担任主编。2015年,在东光县三级干部大会上荣获“道德模范”奖,被沧州市妇联授予“最美母亲”荣誉称号。

所有的欢笑与泪水都会在时间中慢慢沉淀,唯一不变的是心中那份“收获爱,奉献爱”的信念。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广播和书信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网络迅速走近了我们的生活,怎样利用网络继续我的爱心之旅,也成为我不断探索的主题,尤其在当选为沧州市盲协主席之后,要为盲人朋友做些什么的思考、从小对声音的渴望和对阅读的热爱让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用残余视力,通过网络,传递我的声音,为盲人朋友读书,用声音缓解他们的阅读之苦,让他们在有声读物里收获知识,学会坚强,笑面人生。

于是,自费购置电脑、声卡、录音设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又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选文章、配音乐、录音、后期处理、上传分享……这些,对于常人而言也许算不了什么,而对于一个视力残疾人来说,其中的艰辛又有谁可以体会?虽然把电脑上的字调到很大,我仍然需要眼贴屏幕才能看到,并且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辨识,看的速度远远低于语速,为此,录音之前,我必须一遍遍去读,去记,每篇文字都要基本达到能够背诵的水平才能开始录音,尽管如此,还是不能避免因为看的速度太慢而读错,只能从头再来,就这样,删了录,录了删,每篇文字录下来都需要四五个小时,整理完毕已是凌晨,有时甚至今天录不好,明天继续。不管怎么苦怎么难,我都没有想过放弃,我始终坚信,困难有限,爱心无限。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有声作品已有100余篇,不仅包括《荆棘上的花朵》、《无声的震撼》、《我看见了大海》等励志美文,还有《坚强》、《母亲的泪水是条河》等残疾人作家的作品,让残疾朋友在听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在读的过程中,我慢慢感悟到,只凭个人喜好来读远远不够,必须打通和朋友们交流的平台,了解他们想听什么,为此,我申请了“生命阳光之为爱读书”微信公众号,寻找可以利用的网络电台,随着作品的增加,我还要通过各种方便盲人聆听的方式帮助不方便上网的盲人朋友,和他们一起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我的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中国妇女报》、《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光明网、人民网等各大媒体网站报道,并被网友亲切称为“最美读书人”。

有朋友问我,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这样不停的旋转到底为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我想,人生的长度是有限的,人生的宽度却是无限的,我愿意燃烧自己,在生存与奉献之间追逐梦想,为黑暗中行走的朋友们带去一丝光明,用生命舞出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