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唐山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唐山市残联 时间:2017-06-05 15:00
2016年,唐山市残联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这一目标,从“树新风、塑亮点、攻难点、促提升”入手,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广大残疾人得到了更多实惠。
一、 残疾人康复工作
2016年,唐山市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这一主线,不断完善康复救助政策,推进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通过贫困精神病患者救助、发放辅助器具,提供康复训练、白内障复明手术等项目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受益残疾人家庭近万户。
社区康复工作:2016年,唐山市14个县(市)区中936个社区(村)开展社区康复服务;本年度新增社区协调员132人,接受培训的社区康复协调员823人。已建社区康复服务档案35653件,2016年为727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
残疾康复服务:2016年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14665人,其中服务视力残疾人1850人,占总人数的12.6%;服务听力残疾人1973人,占总人数的13.5%;服务肢体残疾人8906人,占总人数的60.7%;服务精神残疾人1936人,占总人数的13.2%。
按照被服务的残疾人年龄分析:被服务听力残疾人中0至6岁为60人,占该类被服务人群的3%;7至17岁为60人,占该类被服务人群的3%;成人为1853人占该类被服务人群的94%。被服务肢体残疾人中0至6岁为86人,占该类被服务人群的1%;7至17岁及成人为8820人,占该类被服务人群的99%。被服务孤独症及精神残疾人中0至6岁为孤独症儿童14人,占该类被服务人群的0.7%;7至17岁独症青少年为31人,占该类被服务人群的1.8%;成年精神病残疾人为1884人,占该类被服务人群的97.5%。
视力残疾人服务情况一览表
被服务人次数 |
康复服务类型 |
人数 |
占比 |
占比 |
||
盲人(881人) |
白内障复明手术 |
25 |
占服务盲人比 |
2.8% |
占 服务总数比 |
0.8% |
盲杖及其辅助器具 |
642 |
72.9% |
21.1% |
|||
盲人定向行走及适应训练 |
166 |
18.9% |
5.5% |
|||
中途盲者支持性服务 |
48 |
5.4% |
1.6% |
|||
低视力者(2151人) |
助视器适配及服务 |
1120 |
占服务低视比 |
52.1% |
36.9% |
|
视功能训练 |
1031 |
47.9% |
34.1% |
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及人员:2016年,唐山市有残疾人康复机构19个,其中残联办5个,卫生办3个,教育办8个,民办2个,其他1个。康复机构承担各类康复服务26项次。其中承担视力康复项目为4个,占总数的15.4%;承担听力言语项目为11个,占总数的42.3%;承担智力康复项目为6个,占总数的23%;承担精神康复项目为4个,占总数的15.4%;承担辅助器具适配项目为1个,占总数的3.9%。
2016年唐山市康复机构在岗人员有380人,其中业务人人员231人,占总人数的60.8%;管理人员有100人,占26.3%;其他人员有49人,占12.9%。视力残疾康复在岗人员59人,占总人数的15.5%;听力言语残疾康复在岗人员141人,占总人数的37.2%;肢体残疾康复在岗人员为0人;精神残疾人康复在岗人员为82人,占总人数的21.5%;辅助器具服务在岗人员为3人,占总人数的0.8%。
康复机构在岗人员情况一览表
共计380人 |
视力残疾康复在岗人员 |
听力言语残疾康复在岗人员 |
肢体残疾康复在岗人员 |
智力残疾康复在岗人员 |
精神残疾康复在岗人员 |
辅助器具服务在岗人员 |
合计 |
占总人数比 |
业务人员 |
35 |
76 |
0 |
83 |
36 |
1 |
231 |
60.8% |
管理人员 |
16 |
48 |
0 |
9 |
26 |
1 |
100 |
26.3% |
其他人员 |
8 |
17 |
0 |
3 |
20 |
1 |
49 |
12.9% |
合计 |
59 |
141 |
0 |
95 |
82 |
3 |
380 |
100% |
占总人数比 |
15.5% |
37.2% |
0% |
25% |
21.5% |
0.8% |
100% |
|
二、残疾人教育工作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残疾人特殊教育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残疾人教育已被纳入到12年义务教育范畴。2016年唐山市接受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资助33人,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资助新入园19人。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2所,2016年招生14人,在校生人数为57人,其中聋人学生52人,盲人学生5人。
2016年残疾人考试达到高考录取分数线并被录取35人,其中考取研究生4人,本科12人,本科19人。
接受残疾人事业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残疾人类型表
接受残疾人事业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残疾人儿童(33人) |
接受残疾人事业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残疾人新入园儿童(19人) |
||||
残疾人类型 |
人数 |
占比 |
残疾人类型 |
人数 |
占比 |
视力残疾儿童 |
0 |
0% |
视力残疾儿童 |
0 |
0% |
听力残疾儿童 |
10 |
30.3% |
听力残疾儿童 |
3 |
15.8% |
言语残疾儿童 |
3 |
9.1% |
言语残疾儿童 |
1 |
5.3% |
肢体残疾儿童 |
5 |
15.2% |
肢体残疾儿童 |
5 |
26.3% |
智力残疾儿童 |
10 |
30.3% |
智力残疾儿童 |
7 |
36.8% |
精神残疾儿童 |
1 |
3% |
精神残疾儿童 |
1 |
5.3% |
多重残疾儿童 |
4 |
12.1% |
多重残疾儿童 |
2 |
10.5% |
三、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
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16年继续开展以“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加大残疾人就业帮扶力度。积极协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财政局联合下发文件继续开发公益岗200个安置残疾人;投入100万元扶持200名残疾人个体创业。通过就业推介会、就业援助月、残联转介服务,定向培养、家庭手工业、基地扶持等形式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2016年,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达到15331人,农村残疾人就业人数达到70029人。
残疾人就业状况一览表
就业类型及地域 总就业人数(85360人) |
按比例就业 |
集中 就业 |
个体 就业 |
公益性岗位 就业 |
辅助性就业 |
从事 农业 种养加 |
灵活 就业 |
合计 |
占总数比 |
城镇残疾人 |
3726 |
1072 |
2069 |
325 |
2279 |
1496 |
4364 |
15331 |
17.96% |
农村残疾人 |
331 |
95 |
510 |
376 |
7104 |
53362 |
8251 |
70029 |
82.04% |
合计 |
4057 |
1167 |
2579 |
701 |
9383 |
54858 |
12615 |
85360 |
100.00% |
占总数比 |
4.75% |
1.37% |
3.02% |
0.82% |
10.99% |
64.27% |
14.78% |
100.00% |
|
盲人按摩工作稳步发展。2016年,唐山市有盲人保健按摩机构53个,医疗按摩机构5个,培训保健按摩人员95人。盲人保健按摩人员就业达到57人,医疗按摩人员就业达到27人,扶持特困盲人按摩师就业61人。
四、 残疾人扶贫工作
2016年,唐山市动员全社会力量,认真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全市各级残联以“提升技能促就业”为目标,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巡回培训班175次,共有4985名农村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技术培训,其中有53名残疾人接受了扫盲教育,地方投入资金92.0530万元。落实康复扶贫贷款1100万元,财政贴息55万元,扶持残疾人87人。社会结对帮扶残疾人2531人。有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28个,安置残疾人就业396人,扶持带动残疾人1318人(户)。2016年,全市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76户,受益残疾人78人,投入资金4.8万元。
五、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情况:2016年符合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残疾人人数为182848人,实际参保人数为180473人,参保率98.7%。符合参保条件的重度残疾人48806人,实际参保人数为33565人,参保率68.8%,比上年度提高了4.8个百分点。获得全额代缴参保费的重度残疾人30536人,获得部分代缴参保费的重度残疾人人数为1029人。非重度残疾人获得部分代缴参保费的残疾人人数为89014人。本年度领取养老保险金待遇残疾人人数为34054人,其中重度残疾人人数为14230人。
托养服务:2016年,唐山市大力开展日间照料和居家托养服务,托养残疾人2264人。全市共有托养服务机构33所,托养残疾人共1109人,占总托养人数的48.98%,有1155名残疾人享受到居家托养服务,占总托养人数的51.01%。
其中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8所,占总机构数的24.2%,托养残疾人431人;日间照料托养服务机构4所,占总机构数的12.1%,托养残疾人112人;综合托养服务机构21所,占总机构数的63.7%,托养残疾人566人。在机构中实现就业残疾人77人。
六、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
2016年,充分利用“爱耳日”、“爱眼日”、“全国助残日”等节日,积极协调新闻媒体进行重点宣传,开办广播电台残疾人专题节目1个,在市级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手语新闻栏目,发布公益性广告1个。不断促进盲人信息交流无障碍,有公共图书馆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5个。举办举办残疾人文化类比赛及展览8次,有残疾人艺术团队2个。各县区残联组织残疾人文化周活动1次,参与人数277人。
2016年举办了唐山市第二届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展,展出作品90件。举办唐山市残疾人第二届室内运动会,有270余名残疾人运动员参与了竞技。开放市残疾人体管中心场篮球馆、排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和健身房满足残疾人体育健身需求。全市各级残联以“喜迎世园会?争做文明人”为主题,通过组织残疾人群众性书画作品展、趣味比赛、健身活动趣味比赛、文艺演出、游园等52场次,有近3000名残疾人走出家门,广泛参与。
七、残疾人维权工作
2016年,市、县两级全部建立了法律救助工作站和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全年办理残疾人案件28件。设立信访接待室,安排专人值班,全年共接待残疾人来信40件,来访154人次,避免了多起残疾人群体越级上访事件,促进了社会稳定。
八、组织建设
2016年,市、县、乡三级共有编制352人,实有残疾人工作者396人,市本级及14个县级全部配备残疾人干部16人。市残联下属4个事业单位,有人员编制177个,实有人数172人,其中2人为残疾人;县级所属事业单位15个,有人员编制52个,实有人数134人,其中9人为残疾人。全市共建立残疾人人才库12个,残疾人人才入库460人。
举办地市级综合培训班2期,培训400人次;举办县级综合培训班18期,培训700人次。
全市14个县(市)区的4844个村(农村社区)和477城市社区全部建立了残协,应建数达到100%。残协建立残疾活动室1755个,其中村(农村社区)建立1398个,建立率为28.9%;城市社区建立357个,建立率为74.8%。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社区(村)专职委员配备工作,全市共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4937人,其中村(农村社区)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4691人,城市社区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379人。市及13个县(市)区全部残疾人五大协会,并定期开展活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市、县(市)区、村(社区)三级共有有助残志愿者7557人,全年志愿帮助残疾人14058人。
市本级及14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残疾人五大专门协会,并定期开展适合本类别残疾人的活动,为残疾人通过优质服务。
九、残疾人服务设施工作
2016年,全市累计投入使用的残疾人服务设施15个,总规模24408㎡,总投资7947万元。其中市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6014㎡,总投资5552万元。
总体分析
从总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2016年,全市残疾人事业统计各项任务指标全面超额完成,整体呈现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发展态势,更多的贫困残疾人享受到康复服务,更多的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更多的残疾人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了就业机会。
但在数据分析中也可以看出残疾人工作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需要加强0至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的力度。0至6岁是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期,在改善残疾生理心理机能,回归主流社会做准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年接受听力、肢体、精神类康复服务的残疾人为12815人,其中0至6岁残疾人儿童160人,占比不足1.3%,明显偏低。
二是康复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偏低。2016年唐山市康复机构在岗人员为380人,其中业务、管理、其他人员的占比分别为60.8%、26.3%、12.9%。按照中残联印发的《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试行)》(残联厅发[2011]12号)文件的规定:康复机构“专业人员占总数不低于70%至75%”的要求,唐山市康复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占比偏低。
三是残疾人就业困难且不稳定。2016年残疾人就业8.53万人,与全市有就业能力且在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人数相比较,残疾人就业率总体偏低。按比例安置、集中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安置等相对稳定的残疾人就业率为6.94%。由此看出残疾人社会接纳度还较低,各用人单位接受残疾人就业多是迫于政策法规的要求,残疾人还未能与健全人一样同享劳动权利。
四是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有待于进一步提标扩面。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残疾人,重度残疾人保险全额代缴为91%,部分代缴率为3%。非重度残疾人保险全额代缴为0,部分代缴率78.9%。由此可见,目前对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缴纳的优惠政策惠及面较大;但是非重度残疾人缴纳养老保险仍有21.1%的人员需要自己负担。
五是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市4844个村(农村社区)只有1398个建立了残疾人活动室,建室率不足30%。残疾人活动没有相对固定的场所,不利于基层开展残疾人工作。
这些问题和原因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是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等保障的长效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水准;三是有些惠及残疾人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涉及残疾人有关政策还需从源头上加以补充完善;四是各地工作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某些业务工作中突显,拉大了差距。这些问题,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