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培训就业 >> 就业政策法规

转发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征管办法的通知

来源:省残联教就部 时间:2014-07-16 15:11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            文 件

河北省民政厅

365bet体育在线365

 

冀国税发〔2007159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河北省地方税务局

河北省民政厅365bet体育在线365

转发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征管办法的通知 

各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民政局、残疾人联合会: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 民政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征管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67号)转发给你们,同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各级国税、地税、民政、残联和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共同贯彻落实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上报。

二、福利企业资格认定依照民政部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同意制定的《福利企业资格认定办法》(民发[2007]103号)执行。

三、自200771日起,下列文件规定停止执行:

(一)《河北省税务局 河北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冀税发[1994]18号)中转发文件的第一条第(九)项;

(二)《河北省税务局转发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福利企业、学校办企业征税问题的通知》(冀税一发[1994]54号);

(三)《河北省国家税务局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民政福利企业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冀国税发[1994]9号);

(四)《河北省国家税务局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社会福利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冀国税函[2003]356号);

(五)《河北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减免管理办法>和印发实施办法的通知》(冀国税发[2005]218号)附件1“四、需先进行资格认定才能享受增值税优惠的规定”第(一)项、附件4“二、报批类减免税”第(九)项第1目规定;

(六)《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几个业务问题的通知》(冀地税发[2002]65号)第一条;

(七)《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冀地税发[2003]38号)第一条第(十)项;

(八)《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鼓励支持国有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冀地税发[2003]47号)第十条;

(九)《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冀地税发[2003]70号)第一、(四)13款规定;

(十)《河北省民政厅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社会福利企业年检工作的通知》(冀民福[1996]4号);

(十一)《河北省民政厅转发民政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福利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冀民[2000]54号);

(十二)《河北省民政厅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企业管理的通知》(冀民[2002]222号);

(十三)《河北省民政厅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对新办社会福利企业审批程序的补充通知》(冀民[2003]154号);

(十四)其他与财税[2007]92号和国税发[2007]67号文件相抵触的规定。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

                       河北省民政厅

                       365bet体育在线365

                          OO七年七月十三日

 

 

 

 

 

 

 

 

 

国家税务总局

民政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征管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76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民政厅(局)、残疾人联合会: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129)的有关规定,现将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征管办法明确如下:

  一、资格认定

  (一) 认定部门

  申请享受《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符合福利企业条件的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超过25%(含25%),且残疾职工人数不少于10人的,在向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前,应当先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福利企业的认定申请。

  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等集中安置残疾人的用人单位,在向税务机关申请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前,应当先向当地县级残疾人联合会提出认定申请。

  申请享受《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其他单位,可直接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

  (二) 认定事项

  民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应当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第五条第(一)、(二)、(五)项规定的条件,对前项所述单位安置残疾人的比例和是否具备安置残疾人的条件进行审核认定,并向申请人出具书面审核认定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的真伪,分别由残疾人联合会、民政部门进行审核。

  具体审核管理办法由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分别商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三)各地民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在认定工作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向申请认定的单位收取任何费用。如果认定部门向申请认定的单位收取费用,则本条第(一)项前两款所述单位可不经认定,直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

      二、减免税申请及审批

  (一)取得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认定的单位(以下简称“纳税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经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认定的纳税人,出具上述部门的书面审核认定意见;

  2.纳税人与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副本);

  3.纳税人为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记录;

  4.纳税人向残疾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支付工资凭证;

  5.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不需要经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认定的单位以及本通知第一条第(三)项规定的单位(以下简称“纳税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纳税人与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副本);  2.纳税人为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记录;

3.纳税人向残疾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支付工资凭证;

4.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申请享受《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残疾人个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出具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材料,直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

  (四)减免税申请由税务机关的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内部传递到有权审批部门审批。审批部门应当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 92)第五条规定的条件以及民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书面审核认定意见,出具减免税审批意见。

  减免税审批部门对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书面审核认定意见仅作书面审核确认,但在日常检查或稽查中发现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书面审核认定意见有误的,应当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129号)等有关规定作出具体处理。

  如果纳税人所得税属于其他税务机关征收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将审批意见抄送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不再另行审批。

  (五)主管税务机关在受理本条(二)、(三)项减免税申请时,可就残疾人证件的真实性等问题,请求当地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予以审核认定。

      三、退税减税办法

  (一)增值税和营业税

  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方式。主管税务机关对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纳税人应当按月退还增值税,本月已交增值税不足退还的,可在本年度内以前月份已交增值税扣除已退增值税的余额中退还,仍不足退还的可结转本年度内以后月份退还。本年度应纳税额小于核定的年度退税限额的,以本年度应纳税额为限;本年度应纳税额大于核定的年度退税限额的,以核定的年度退税限额为限。纳税人本年度应纳税额不足退还的,不得结转以后年度退还。纳税人本月应退增值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

  本月应退增值税额=纳税人本月实际安置残疾人员人数×县级以上税务机关确定的每位残疾人员每年可退还增值税的具体限额÷12

  营业税实行按月减征方式。主管税务机关应按月减征营业税,本月应缴营业税不足减征的,可结转本年度以后月份减征。本年度应纳税额小于核定的年度减税限额的,以本年度应纳税额为限;本年度应纳税额大于核定的年度减税限额的,以核定的本年度减税限额为限。纳税人本年度应纳税额不足减征的,不得结转以后年度减征。纳税人本月应减征营业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

  本月应减征营业税额=纳税人本月实际安置残疾人员人数×县级以上税务机关确定的每位残疾人员每年可减征营业税的具体限额÷12

  兼营营业税“服务业”税目劳务和其他税目劳务的纳税人,只能减征“服务业”税目劳务的应纳税额;“服务业”税目劳务的应纳税额不足扣减的,不得用其他税目劳务的应纳税额扣减。

  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主管税务机关审批意见的次月起,随纳税申报一并书面申请退、减增值税或营业税。

  经认定的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纳税人实际安置残疾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应逐月计算,本月比例未达到25%的,不得退还本月的增值税或减征本月的营业税。

  年度终了,应平均计算纳税人全年实际安置残疾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一个纳税年度内累计3个月平均比例未达到25%的,应自次年11日起取消增值税退税、营业税减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纳税人新安置残疾人员从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的次月起计算,其他职工从录用的次月起计算;安置的残疾人员和其他职工减少的,从次月起计算。

   ()所得税

  1.对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规定条件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2.原福利企业在200711日至200771日期间的企业所得税,凡符合原福利企业政策规定的企业所得税减免条件的,仍可按原规定予以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如下:

  按规定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原福利企业,200711日至200771日免征应纳税所得额=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2)×6

  按规定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原福利企业,200711日至200771日减征应纳税所得额=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2÷2)×6

  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按原规定计算,不包括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工资加计扣除部分。

  3.各地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本次政策调整情况,按有关规定调整企业所得税就地预缴数额。

      四、变更申报

      ()纳税人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员或在职职工人数发生变化,但仍符合退、减税条件的,应当根据变化事项按本通知第一、二条的规定重新申请认定和审批。

      ()纳税人因残疾人员或在职职工人数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退、减税条件时,应当自情况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五、监督管理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并会同民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建立年审制度,对不符合退、减税条件的纳税人,取消其退、减税资格,追缴其不符合退、减税条件期间已退或减征的税款,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对采取一证多用或虚构《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第五条规定条件,骗取税收优惠政策的,一经查证属实,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追缴其骗取的税款,并取消其3年内申请享受《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 92)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

      ()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应当建立专门管理台账。在征管软件修改前,主管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要建立专门管理台账,动态掌握纳税人年度退、减税限额及残疾人员变化等情况。

     ()各地税务机关应当加强与民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残疾人联合会等有关部门的沟通,逐步建立健全与发证部门的信息比对审验机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协调、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通知自200771日起执行,适用原政策的纳税人,一律按本通知规定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可按本通知精神,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   民政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二○○七年六月十五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