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五级队伍 发挥组织作用
来源: 时间:2013-04-27 15:25
河北邯郸磁县有近5万名残疾人,占总人口7.23%,涉及近15万家庭人口,其中农村残疾人占80%左右,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建立健全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基础所在,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保证。
磁县残联进一步健全以残联主席团为龙头、县残联理事会为主导、乡镇残联为骨干、村残协为基础、各专门协会为辅助的五级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全面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让残疾群众尽享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类惠残政策。
在全县各有关部门、各乡(镇)、各村(社区),活跃着30名残联主席团委员、6名执行理事会成员、35名各专门协会委员、38名乡镇残联干部和376名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等500余名残疾人工作者,为全县近5万名残疾人和近15万名残疾人亲友提供服务,为这近20万人、全县近1/3人口的和谐稳定、共奔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充分发挥残联主席团作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县残联第六届主席团共有30名委员,其中名誉主席由县委副书记担任,主席由副县长担任,副主席由县残联理事长、专门协会主席组成。其中,各类残疾人(亲友)委员占60%以上。这些委员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充分发挥着协调、支持和促进的作用,全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磁县先后出台了《中共磁县县委、磁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共磁县县委办公室、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县域经济30强县(市、区)率先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惠残政策。
二、充分发挥残联理事会作用,落实各项惠残政策
(一)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一是教育就业服务。免费举办保健按摩、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幼师、护理、种植等培训班40余期,培训残疾人及子女近1000人次;为80余名被高等院校录取的残疾人及子女提供近30万元资助;通过按比例安排、就业洽谈会、开发公益岗位等多种渠道促使330名残疾人就业;扶持35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建立5家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安排53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66户残疾人开展种植、养殖、服装加工服务;争取各级残疾人危房改造资金160余万元,为211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改造房屋838间,15848平方米,使694名残疾人及其家属受益;开展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为近300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补贴15余万元等。二是康复服务。免费为1233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免费为53名贫困残疾人安装假肢,为20余名贫困聋儿、智力、脑瘫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2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发放免费服药“医疗救助卡”,为52名贫困聋人配发助听器,为55名低视力患者配戴助视器,为10名贫困残疾儿童进行矫治手术,免费为贫困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800余件等,使4000余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三是生活保障服务。累计认定参加新农合、城合残疾人4.4万人次,为其减免参合费用130余万元;2000余名残疾人得到临时救济;为346人次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8.2万元;为15000余名残疾人办理了第二代残疾人证,并为近5000名残疾人提供上门办证服务。开展个性化志愿助残活动,使20000多名残疾人受益。四是文体服务。组织残疾人积极参与“全国助残日”、“爱耳日”、“残疾人文化节”、“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等活动,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搭建平台;推荐优秀残疾人参加各类文艺汇演和体育赛事,为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机遇;利用各类节日、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宣讲国家惠残政策,为社会各界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营造浓厚氛围。
(二)维护残疾人权益。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和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400余人次,为残疾人免费代写诉讼等各种法律文书10份,受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33件,为其挽回经济损失5.12万元。成立了无障碍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建设和改造无障碍道路15.23千米,盲道6条,大型坡道6座,设置无障碍标志83个,为残疾人出行提供了方便,也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创造了条件。
三、充分发挥各专门协会作用,实现残疾人“三个活跃”
(一)搭建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的平台。提供了五间办公室,使各专门协会有了活动场地保障,为各专门协会提供了每年1万元的活动经费,使各专门协会有了资金保障;并开展三股一室一所与各专门协会实行“一对一”帮扶开展工作,使各专门协会有了工作保障。
(二)反映了残疾人的诉求。各专门协会结合残联开展“上门办证服务”活动,深入全县19个乡镇,对残疾人康复需求、就业需求、教育需求、医疗需求、维权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残联执行理事会研究决定惠残服务提供了依据。
(三)丰富了残疾人的生活。一是盲人协会在每年“七一”期间,都组织部分盲人及亲友开展了“盲人唱红歌·感恩党关怀”红歌演唱会,让盲人在无色的世界中感受有声的精彩,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二是智力、精神残疾人亲友会,定期开展联谊活动,陪智力、精神残疾人一起打乒乓球、台球、唱卡拉OK,愉悦残疾人的身心,为残疾人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他们康复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三是在助残日期间,各专门协会在残联的组织下,积极开展了多项活动:看望慰问特教学校师生、开展爱心助残政策宣传一条街活动;肢残人协会的成员免费为光荣院的老人理发、刮脸、按摩,与他们聊天;聋人协会、智力残疾人亲友会与特教学校联合举行了“磁县助残日文艺汇演”,展示了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
四、充分发挥乡镇残联作用,如实反映残疾人需求
乡镇残联是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骨干,是残联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磁县有19个乡(镇),每个乡(镇)均配有1名专职残联理事长和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全县共有38名乡镇残联干部在基层服务于残疾人。
(一)健全乡镇工作机构。在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各乡(镇)都为残联解决了工作所需经费,配备了专职残联理事长和残疾人专职委员,提供了较好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使残疾人工作在各乡(镇)都排上了位子、有了地位。
(二)做好了政府与残疾人沟通的桥梁纽带。以前我县因残疾人基层组织不健全、覆盖面小、工作不到位,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维权、合理诉求等方面得不到及时了解和满足,产生了诸多矛盾和纠纷,甚至变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通过近年来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健全、残疾人工作者的深入调查和与残疾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了残疾人的困难、问题和要求,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三)帮扶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各乡(镇)残联理事长和专职委员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把县委县政府各项惠残政策落实到每一个残疾人家中。讲武城镇肢体残疾人崔亮,在乡(镇)残联和县残联的帮助下,建起了圈舍达4300平方米,存栏能繁母猪60头,标猪600头的现代化养猪场后,主动安排了3名残疾人就业,还辐射带动周边的23名残疾人开展家庭养殖,实现了就业。通过开展残疾人就业、康复、维权等多方位的帮扶服务活动,让残疾人得到了更多实惠,大幅提升了残疾人的幸福感,让残疾人与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充分发挥村残疾人协会作用,全面掌握残疾人基本状况
磁县共有376名残疾人专职委员活跃在最基层。全县残疾人专职委员本着“真实了解残疾人,真心关爱残疾人”的工作方针,全面掌握残疾人生活状况,结合各村实际,依靠政府,动员社会,精心组织,扩大了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影响力,为残疾人办了许多好事实事。
(一)扩大残疾人事业影响力。村残协专职委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与村委员协调沟通,利用村广播,每周定期播放国家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和各类残疾人优惠政策;结合县残联,村专职委员入户向残疾人发放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通知、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通知、上门办理残疾人证等宣传单,使各类残疾人优惠政策家喻户晓,也让残疾人了解了国家政策,明白了自身权益,提升了残疾人事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二)掌握残疾人基本情况。各村残疾人专职委员以全县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文体特长残疾人普查、农村贫困残疾人信息调查、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等调查为契机,深入残疾人家庭,详细了解了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就业状况、康复需求及维权诉求等,全面掌握了本村残疾人基本情况;还以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为契机,在讲武城镇东陈村和路村营乡南郭村划分了两个小区开展残疾人状况监测,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了残疾人状况的变化情况,为更好的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三)帮助残疾人尽享实惠。村专职委员协助上级部门,连续开展的“送辅具下乡”活动、“白内障复明手术回访”、维权服务、居家托养服务和危房改造审核等等,确保了残疾人及时尽享实惠。
信息来源:邯郸市磁县残联